从遇冷再次走向辉煌,餐饮机器人如何“涅槃重生”

2019年底,深耕餐饮机器人赛道的普渡科技公布了最新数据:2019年其研发的送餐机器人已出货超过5000台,覆盖全球超过20个国家的200余城市的2000多家不同品类的餐厅;机器人全年累计完成650万余次任务,配送托盘数超过1500万盘,相当于3000人1年工作量,直接节省了总计2亿的人力成本。

2019年,(移动式)餐饮机器人迎来了一次爆发性的发展。

但如果翻看三年前的新闻,媒体对餐饮机器人往往还是"不实用"、"噱头"、"火爆一时"、"网红"等评价。而鲜少有提到真正依靠机器人实现盈利,持续经营的案例。

那么这三年来,餐饮机器人是如何从"噱头"进化成"工具"呢?

01

机器人餐厅招牌的背后:"全都是泡沫"

2010年,济南某自助火锅店首现机器人送餐;2011年,深圳、上海两地出现可炒菜的机器人。

2012年,济南机器人餐厅关闭,并陷入传销风波;哈尔滨机器人餐厅及经营者成为当时的"网红"。

2012年的哈尔滨机器人餐厅

2013年~2014年,山东、江西、内蒙古、湖南、江苏、安徽等全国各地大范围出现机器人餐厅;其中安徽国购集团入局机器人餐饮行业,成立子公司国购机器人,在合肥多家商圈打造机器人餐厅品牌。

2015年,曾经火爆一时的哈尔滨机器人餐厅主体企业昊海科技注销、国购机器人股权遭转让,国购集团科技文化产业陷入停滞,全国多家机器人餐厅濒临关店。

2016年,机器人餐厅开业与倒闭的新闻交替播报,餐饮行业与媒体的质疑声越发响亮,机器人餐厅再无此前的繁荣景象。

2010年兴起,2013年火爆,2015年泡沫被戳破,机器人餐厅的辉煌仅仅只存续了一年。

很难有人否认,在2016年之前,机器人餐厅这块招牌背后是行业、媒体、经营者、产品研发者共同吹起的泡沫,但这些泡沫最终被戳破,机器人餐厅光辉也不再。

02

卯足全力,打造"人工智障"

当我们把如今的产品思维套用在当时的机器人产品上时,不难发现机器人餐厅泡沫破灭的原因。

从技术角度看,当时的机器人采用的是磁导航技术。机器人只能沿着铺设好的黑色磁轨运动,且不提避障,机器人连后退都无法完成,只能沿着磁轨完整行驶一圈后才能回到出餐点。

机器人只能沿着地面黑色磁轨行驶

在这样的技术条件下,餐厅不可能通过机器人实现节省人力成本的期望,而是明确地朝着另一个方向——"噱头"奔去。在当时的机器人餐厅,一家店用上二三十台机器人并不奇怪,同时雇佣了大量服务员,既要真正为顾客提供点单、上菜的服务工作,也要处理因机器人故障带来的额外工作。

因为追求"噱头",餐厅费尽心思地为机器人披上各种"称号",例如把机器人打造成人型,甚至为其穿上"女仆装",戴上"假发",让其引流获客;或者为其添加部分随机对话,让顾客误以为具有AI语音能力……

但是,餐厅想要持续经营,需要的是在不断吸引新顾客的基础上,留住老顾客,而当"噱头"带来的新鲜劲过去后,劣质的机器人服务并不能实现客户留存。经营者花大价钱卯足全力开起的餐厅,却只能实现"人工智障"般的服务。

在2016年前的餐饮机器人时代,具有这样的三个特点:产品是"噱头"、投资回报期不可观以及技术不成熟。

03

一个企业的进驻,划开了餐饮机器人的两个时代

当餐饮机器人市场濒临低谷,行业却迎来了一个新玩家——普渡科技。

"普渡科技的进入,把餐饮机器人划分成了两个时代。"普渡科技的创始人兼CEO张涛在12月底举办的新品发布会上说到。

在他的定义下,普渡科技在餐饮机器人的历史上,划下了三刀。

第一刀,切在定位导航技术上,把餐饮机器人从固定的磁轨上,拉到了"无界"的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领域。

第二刀,切在产品定义上,将餐饮机器人从"噱头"隔离,走向了"工具化"的时代。

第三刀,切在投资回报期上,让餐饮机器人从10年的回报周期,直接过渡到1年内。

普渡科技用这三刀,切入了餐饮机器人的时间轴,并让餐饮机器人走向了新生的元年。

04

在餐饮赛道上,跑出自动驾驶机器人

在关注餐饮机器人的技术突破前,不得不先提下自动驾驶圈子2016年这备受瞩目的一年。英特尔、微软等科技公司纷纷与宝马、特斯拉、日产等汽车企业结盟,达成研发、商业等方面的合作,各大巨头争相"下注",等待着在产业成熟时占据市场的高地。

所谓自动驾驶,是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

如果把行驶范围缩小至一家餐厅里,那餐饮机器人不就是一辆能放菜品的自动驾驶"汽车"吗?

2016年,普渡科技开始用造自动驾驶汽车的方式来造餐饮机器人。

相比当时还在用磁导航的餐饮机器人行业,自动驾驶汽车早已开始采用SLAM的方式进行导航,技术已经相对较为成熟。SLAM导航方式主要通过传感器进行地图构建,并定位机器人在地图的位置,可以让机器人无需铺设任何地面导轨,进行任何角度、方向的自由移动。

机器人通过SLAM建立的地图模型与路径

这是餐饮机器人第一次应用SLAM方案,普渡科技将其称为PuduSLAM多传感器融合算法。这套算法融合了视觉摄像头、激光雷达、RGBD深度相机、IMU、编码器、超声波等多种传感器的数据,能实现厘米级高精度与高鲁棒性的地图构建与定位。

相比自动驾驶面向的室外公路场景,餐厅作为室内场景,其复杂度却一点也不低。餐厅场景过道狭窄、单个场景设施复杂、不同场景一致性较低、拥有"人"、"物"等动态障碍物。基于此,普渡科技提出了"场景熵"的量化方式来测算不同场景中静态环境复杂度与动态环境复杂度之和。其中,工厂、KTV、餐厅的场景熵值分别为10的4次方、6.5次方与11次方,而城市自动驾驶的场景熵为10的18次方。

"由于自动驾驶难度过高导致极难落地,所以餐厅不仅是室内自动驾驶落地的场景中复杂度最高的,同时也是复杂度高的场景中最能落地的。"张涛表示。

PuduSLAM的优势在于,即使脱离了磁轨这类定位明确的导航条,餐饮机器人也能在餐厅这类复杂度极高的场景里实现高效运行。

而餐饮机器人对自动驾驶另一方面的借鉴在其减振性能上。

与其他场景的移动机器人相比,餐饮机器人对减振性能的要求极高,比如固态的菜品不能破坏摆盘,液态的菜品要防止液体倾斜程度过大和溅洒。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普渡科技率先研发出了车规级的独立联动悬挂系统,能有效吸收地面不平带来的冲击,提高了对路况的自适应性和越障性能,增强了机器人整机运行时的平顺性。

2016年,自动驾驶赛道上涌入了越来越多的"跨界玩家";同在这一年,普渡科技也用"跨界"的方式,在餐饮机器人赛道上跑起了自动驾驶机器人。

05

"工具化"机器人商业落地,重新赢得行业信赖

2017年底,普渡科技第一款送餐机器人"欢乐送"问世,这款机器人完全打破了人们对送餐机器人的传统印象。

完全舍弃了人形,"欢乐送"更像一台移动的"货架",三层大尺寸托盘奠定了其"工具化"的定位。

普渡科技"欢乐送"送餐机器人

2018年,"欢乐送"开始进行商业化落地,京东X未来餐厅正是其落地的餐厅之一;2019年,海底捞、呷哺呷哺两大火锅界的"杠把子"开始大范围引入"欢乐送",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行业再一次关注起了餐饮机器人——这个曾经昙花一现的新兴产业。

而这一次,送餐机器人不再是"噱头",而是餐厅真正降本增效的工具。

在"欢乐送"的数据平台普渡云上,每一台运行的机器人数据都清晰可见。数据显示,一台"欢乐送"日均配送可超过300盘,客流高峰期可达400盘以上;而相比之下,一位服务员一天的配送量也就200盘左右。机器人的效率高于服务员,这在3年前还是不敢想象的事。

另一方面,尽管用了自动驾驶的技术做机器人,但不代表着机器人的价格会与汽车成本相当。普渡科技通过自研技术与算法,大大降低了机器人对传感器性能的依赖,减少了核心零部件的采购成本,从而做到机器人整体成本的可控。

底盘是移动机器人本体的核心,动力系统又是底盘的核心,传统的机器人动力系统由电机、减速器、轮子、各种连接件组成,系统复杂、维护麻烦、占用空间大、成本高昂。而普渡创新性地用自研的高精度轮毂电机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动力系统,将原本多达几十种零件的组件集成为一个零部件,提高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简化了安装方式、压缩了占用空间,并将成本压缩至原来的30%以下。

不仅如此,普渡还成功开发了驱控一体的控制系统,将原来彼此独立的电机驱动器和运动控制器经过一体化设计之后,通信的可靠性更好,控制模块也能充分利用驱动的信息来设计更高级的控制算法,成本也得到了大幅下降。

"送餐机器人的投资回报周期是十年前的二十分之一。"张涛表示。

当机器人的投资回报期降低至1年以内时,绝大多数餐厅拥有了使用机器人的可能性,而在海底捞、呷哺呷哺、西贝莜面村这些头部企业的推动下,2019年的餐饮机器人行业迎来了一次爆发。

06

2020年,餐饮机器人市场将格局初定

在去年12月普渡科技举办的新品发布会上,普渡科技推出了两款全新的产品,送餐机器人"贝拉BellaBot"与回盘机器人"好啦HolaBot"。

"贝拉"作为送餐机器人,依然继承了前一代送餐机器人"欢乐送"四层大尺寸托盘的结构设计、多样的配送功能、高精度的定位导航能力、稳定高效的调度系统等特性,并着重对机器人外观设计与人机交互进行了突破性的改进。

"当送餐机器人实现了基础的送餐服务后,越来越多餐饮品牌对机器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更有温度,让顾客更加喜欢。"普渡科技团队解释道:"这正是'贝拉'诞生的原因。"

"送餐机器人不仅是工具,更要有温度。"张涛认为。在"温度"的驱动下,"贝拉"带着全新的"多模态交互"能力登场。

"贝拉"的多模态交互方式包括:声、光、触、画四个部分。"贝拉"加入了全新的AI语音模块,支持上百种专属情境对话内容,使得这款送餐机器人更有趣;其灵动表情,多达数十种专属原创表情,更具"猫格"。

而最为特别的是"贝拉"在行业首次搭载的触觉反馈系统,打通声音、表情、光效多个模块,每一次触摸,顾客都将感受到机器人的不同"情绪"。例如当顾客初次抚摸"贝拉"耳朵、头部时,它会用开心的声音和可爱的表情,欢迎顾客再继续与其互动;但当顾客反复触摸直至打扰到它工作时,它可能会露出生气的表情,并提醒顾客不能影响它的送餐任务……

而另一款新品"好啦"则是全新的餐饮机器人类型——回盘机器人。

据普渡科技调查,一家火锅店一年回盘次数达到127750次,平均一天要进行350次回盘任务。回盘本身就是餐厅中刚需高频的业务之一,而普渡科技将要对这个全新的市场发起进攻,从提升单次回盘数量、改变回盘模式两方面提升餐厅整体的回盘效率。

在容量上,普渡科技为"好啦"打造了120L的超大封闭式舱体设计,三层大容量托盘每层承重达20Kg,最多可同时运送120个小盘子、39个大盘子、33个碗,回盘效率为服务员的6倍;在回盘模式上,通过呼叫器、APP或智能感应秤,操作人员可以随时呼叫机器人前往指定地点,并由中控系统进行任务调度,让多台"好啦"以最优的效率完成任务。

"两款新产品的市场规模至少在前一代送餐机器人欢乐送的10倍以上。"张涛表示。

"贝拉"在造型、交互上更加大众化,同时在减振性能大幅提升后,机器人运输中能保证摆盘的完整,从而适应更丰富的中餐、西餐等其他餐饮品类市场。而餐厅对回盘机器人除定位导航部分,其他性能要求较低,适用餐厅的类型更加广阔,除了送餐机器人已落地的餐厅类型外,快餐、团餐市场也能使用"好啦"这类回盘机器人。

餐饮机器人迎来新生已经3年,在第一轮爆发后,市场格局将进入初步稳定期。

据了解,普渡科技已经是市面上头部客户占有率最高的机器人企业,除了此前提到的海底捞、呷哺呷哺、西贝莜面村以外,德庄火锅、小龙坎、八合里等知名火锅品牌,大董、便宜坊、旺顺阁等传统中餐品牌,以及喜来登、京东、碧桂园等跨界品牌都已成为餐饮机器人坚定的支持者。

除了普渡科技以外,目前的餐饮机器人市场也存在其他的品牌,而像阿里这样的"大厂",也曾经推出过送餐机器人产品,但普渡科技对未来仍有十足的信心。

"在技术上,普渡科技在餐饮机器人行业中首次研发3D感知算法,同时拥有领先行业2年的多机调度算法;在行业中,普渡科技产品销量总量最高,也在头部餐饮客户的占比也最高,拥有前瞻视野的销售格局;再加上今年春季即将发售的两款全新餐饮机器人对市场的补充,2020年,普渡科技一定能在市场上攻下自己的阵地。"普渡科技团队表示。


编 辑:T01

相关新闻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